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菲律賓各位法師及分會會長、會員踴躍上線開講、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住持妙淨法師,第一次以閩南話跟大家分享與佛光山的因緣。非常感謝大家和菲律賓這個法身慧命的道場充滿感恩和力量。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巴石分會輔導覺慈法師鼓勵大家慈善要做,福慧也要修。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張世濱會長分享永不退票,堅守承諾,使得這份不可思議的因緣一直延續到現在。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副會長施健雄分享佛光人的同體共生激發他的慈悲心。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青年團團長蘇得福發願不忘初心。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馬加地分會會長李少珠分享特別人間佛教這麼現代化、國際化、深入人心,更讓自己的信仰有了更大的力量。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
圖說:馬二分會副會長潘秀瓊永遠為佛光義工。 圖/佛光山萬年寺提供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菲佛光人線上分享學佛之路
2021-08-23
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各分會第14場第二階線上互動交流活動,由巴石分會承辦,於8月21日晚上8時舉行,邀請資深佛光人分享學佛心路歷程,主題為「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由巴石分會督導黃珍珍擔任主持人;巴石分會會長蔡莎菲致歡迎詞。
神祕嘉賓則是遠在佛光山的總住持永光法師,在百忙中於第一時間在線上跟大家問好、關心大家,並囑咐大家一定要平安健康。永光法師讚歎活動很棒!聽別人分享可以長見識,眼光看得更遠更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的同時還要歡喜分享。
住持妙淨法師,第一次以閩南話跟大家分享與佛光山的因緣。當年在加拿大第一次接觸佛光山就萌生出家念頭,父母卻因而傷心哭泣,誤解女兒無情要拋棄親情而離開家庭。後來父母到本山參訪,星雲大師告訴他們:佛光山也是他的家,父母才釋懷。從此得以在佛門裡成長,如今到處成了他的家,也到處都是親人。
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不同,妙淨法師也遇過被誤會和曲解,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是因爲慈悲力不足,在佛道上一定要用懺悔心才能不斷成長。父母從小就教育他不要欠人錢;星雲大師也教導不要欠人情債。但是自從興辦光明大學以來,卻經常面臨欠債的恐懼和危機,還好有信衆對佛光山辦教育深具信心不斷護持,讓他在菲律賓佛光山這個法身慧命的道場充滿感恩和力量!比起在加拿大和台灣佛光山的時間,妙淨法師在菲律賓的時間更久。特別是當天晚上以閩南話分享,儼然就像是菲律賓的華僑了。
菲律賓協會會長張世濱想起當年第一次接觸佛光山,是督導洪國材夫婦引薦,參與佛光山義賣活動,就像玩遊戲非常歡喜,也受到因下大雨而撩起褲腳繼續幹活的李雄才師兄所感動。後來因父親往生,多次與佛光山法師接觸,遇到許多善因緣,又可以英文交流使他更具信心。從當協會祕書長到現任協會長,他幽默地分享,從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承諾,做著做著就完成了。也許當時抽到一張法語:「永不退票,堅守承諾」使得不可思議因緣一直延續到現在。當然,最感恩的是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同修,讓他能夠成爲一名人間佛教的行者。如今疫情再次嚴重,每天早上醒來,覺得還能呼吸就是福報!
青年團團長蘇得福,從小就在寺院長大,從兒童班到青年團、到現在服務於光明大學。曾被問到不忘初心是什麼時候萌芽的?最初他也搞不清楚,最後找到不忘初心的關鍵是在中學時代,看了很多大師的書,開始認識人間佛教,繼而發願把人間佛教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攝受於總住持永光法師的話:「人不一定要聰明,但是要跟對團隊!」蘇得福分享一路走來都充滿感恩的心,因爲有佛光山優秀的團隊才有今天的他,承諾會繼續以人間佛教的智慧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菲律賓協會副會長施健雄驚覺時間過得真快,自小跟著母親信仰佛教並皈依,父親往生佛事因堂姐施美齡督導的引領而接觸佛光山,之後參與各種活動、共修、法會。最令他難忘的是2011年與協會一起去DAVAO賑災,當時的大颱風給當地社區帶來慘不忍睹的災情,災民的遭遇苦不堪言。佛光山第一時間把救濟物資送到災民手中,雪中送炭的場面令他感動。從此發願自己要追隨大師的腳步,把更多溫情送達人間。疫情猖狂,很多親人朋友不幸染病甚至往生,祈願佛菩薩的保佑,疫情早日離去,最後以佛光四句偈唱誦,祈願大家吉祥平安!
馬加地分會會長李少珠分享,有一次因緣不具足而看不成佛陀傳音樂劇,後來透過卡通才了解到佛陀是人,而對佛教重新認知。2015年首次參與佛傳音樂劇義工行列,2016年婆婆往生,得到永寧法師的引導,正向面對生命的無常,使得全家人一致認同幫婆婆選擇功德堂,因佛事與道場法師密切的接觸,開始聽經聞法更加喜歡佛光山。後來加入佛光山,參與各項活動,回本山參加活動,看到不同宗教的融合。特別是大師從輪椅上站起來,對回山的佛光人說:「歡迎大家回家!」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在佛光山受到的接待更讓人覺得體貼周到,有回家的感覺。從此更新了對佛教的看法,特別是人間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且深入家庭、深入人心,讓自己的信仰有了更大的力量。今後在學佛路上,肯定會更加堅定、人生也會更光明圓滿!
馬二分會副會長潘秀瓊因父親往生後托夢,而找到佛光山爲父親超薦。有一年農曆七月,分會承擔演繹《地藏經》第三部話劇時,永光法師問:「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個星期,你想做什麼?」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當時兒子還很小,竟然無以對答;師兄的一句:「我養他十年」,讓他感動到至今。在當義工多年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帶領青少年生命營回總本山,21天的台灣之行和孩子的互動,學到了集體創作是多麼的可貴!在學校的教學中因不能有宗教色彩,總是用心將「三好四給」的理念融入唱跳中,期望學生從小透過善種子的熏習,將人間佛教代代傳承弘揚下去。
巴石分會督導柯景瓊,當年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因爲道場給予學習機會,如今是典座組的大廚,得以在大寮轉法輪,更爲建校義賣而大展身手。雖然有時會因爲準備的菜過剩,或是突然人多人少要吃飯而傷腦筋,也會因活動從早到晚站一整天而腰痠背痛的考驗。但是在大寮集體創作中有說有笑,內心依然是歡喜的。感謝常住給予他機會,無論如何都無怨無悔。在嚴俊的疫情中,勉勵大家一起做一個百分之百的佛弟子,才是無悔的選擇。
萬年寺監院覺林法師開示,非常感動聆聽大家精彩的分享,我們就是一隻毛毛蟲,歷經磨鍊而蛻變成美麗的蝴蝶。以大師「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信念,加上慈悲願力共建人間淨土。希望大家一起完成大師從小立下的心願,以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如今菲律賓光明大學是佛光山第五所大學,這是大家共同成就的結果。
巴石分會的輔導覺慈法師,鼓勵大家慈善要做,福慧也要修。在疫情仍嚴重期間,除了要打疫苗,心靈的疫苗更加需要打,從身、心的和諧面對挑戰,才能增強抵抗力!最後,覺慈法師以四句偈帶領大家回向,圓滿今天的活動。
神祕嘉賓則是遠在佛光山的總住持永光法師,在百忙中於第一時間在線上跟大家問好、關心大家,並囑咐大家一定要平安健康。永光法師讚歎活動很棒!聽別人分享可以長見識,眼光看得更遠更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的同時還要歡喜分享。
住持妙淨法師,第一次以閩南話跟大家分享與佛光山的因緣。當年在加拿大第一次接觸佛光山就萌生出家念頭,父母卻因而傷心哭泣,誤解女兒無情要拋棄親情而離開家庭。後來父母到本山參訪,星雲大師告訴他們:佛光山也是他的家,父母才釋懷。從此得以在佛門裡成長,如今到處成了他的家,也到處都是親人。
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不同,妙淨法師也遇過被誤會和曲解,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是因爲慈悲力不足,在佛道上一定要用懺悔心才能不斷成長。父母從小就教育他不要欠人錢;星雲大師也教導不要欠人情債。但是自從興辦光明大學以來,卻經常面臨欠債的恐懼和危機,還好有信衆對佛光山辦教育深具信心不斷護持,讓他在菲律賓佛光山這個法身慧命的道場充滿感恩和力量!比起在加拿大和台灣佛光山的時間,妙淨法師在菲律賓的時間更久。特別是當天晚上以閩南話分享,儼然就像是菲律賓的華僑了。
菲律賓協會會長張世濱想起當年第一次接觸佛光山,是督導洪國材夫婦引薦,參與佛光山義賣活動,就像玩遊戲非常歡喜,也受到因下大雨而撩起褲腳繼續幹活的李雄才師兄所感動。後來因父親往生,多次與佛光山法師接觸,遇到許多善因緣,又可以英文交流使他更具信心。從當協會祕書長到現任協會長,他幽默地分享,從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承諾,做著做著就完成了。也許當時抽到一張法語:「永不退票,堅守承諾」使得不可思議因緣一直延續到現在。當然,最感恩的是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同修,讓他能夠成爲一名人間佛教的行者。如今疫情再次嚴重,每天早上醒來,覺得還能呼吸就是福報!
青年團團長蘇得福,從小就在寺院長大,從兒童班到青年團、到現在服務於光明大學。曾被問到不忘初心是什麼時候萌芽的?最初他也搞不清楚,最後找到不忘初心的關鍵是在中學時代,看了很多大師的書,開始認識人間佛教,繼而發願把人間佛教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攝受於總住持永光法師的話:「人不一定要聰明,但是要跟對團隊!」蘇得福分享一路走來都充滿感恩的心,因爲有佛光山優秀的團隊才有今天的他,承諾會繼續以人間佛教的智慧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菲律賓協會副會長施健雄驚覺時間過得真快,自小跟著母親信仰佛教並皈依,父親往生佛事因堂姐施美齡督導的引領而接觸佛光山,之後參與各種活動、共修、法會。最令他難忘的是2011年與協會一起去DAVAO賑災,當時的大颱風給當地社區帶來慘不忍睹的災情,災民的遭遇苦不堪言。佛光山第一時間把救濟物資送到災民手中,雪中送炭的場面令他感動。從此發願自己要追隨大師的腳步,把更多溫情送達人間。疫情猖狂,很多親人朋友不幸染病甚至往生,祈願佛菩薩的保佑,疫情早日離去,最後以佛光四句偈唱誦,祈願大家吉祥平安!
馬加地分會會長李少珠分享,有一次因緣不具足而看不成佛陀傳音樂劇,後來透過卡通才了解到佛陀是人,而對佛教重新認知。2015年首次參與佛傳音樂劇義工行列,2016年婆婆往生,得到永寧法師的引導,正向面對生命的無常,使得全家人一致認同幫婆婆選擇功德堂,因佛事與道場法師密切的接觸,開始聽經聞法更加喜歡佛光山。後來加入佛光山,參與各項活動,回本山參加活動,看到不同宗教的融合。特別是大師從輪椅上站起來,對回山的佛光人說:「歡迎大家回家!」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在佛光山受到的接待更讓人覺得體貼周到,有回家的感覺。從此更新了對佛教的看法,特別是人間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且深入家庭、深入人心,讓自己的信仰有了更大的力量。今後在學佛路上,肯定會更加堅定、人生也會更光明圓滿!
馬二分會副會長潘秀瓊因父親往生後托夢,而找到佛光山爲父親超薦。有一年農曆七月,分會承擔演繹《地藏經》第三部話劇時,永光法師問:「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個星期,你想做什麼?」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當時兒子還很小,竟然無以對答;師兄的一句:「我養他十年」,讓他感動到至今。在當義工多年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帶領青少年生命營回總本山,21天的台灣之行和孩子的互動,學到了集體創作是多麼的可貴!在學校的教學中因不能有宗教色彩,總是用心將「三好四給」的理念融入唱跳中,期望學生從小透過善種子的熏習,將人間佛教代代傳承弘揚下去。
巴石分會督導柯景瓊,當年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因爲道場給予學習機會,如今是典座組的大廚,得以在大寮轉法輪,更爲建校義賣而大展身手。雖然有時會因爲準備的菜過剩,或是突然人多人少要吃飯而傷腦筋,也會因活動從早到晚站一整天而腰痠背痛的考驗。但是在大寮集體創作中有說有笑,內心依然是歡喜的。感謝常住給予他機會,無論如何都無怨無悔。在嚴俊的疫情中,勉勵大家一起做一個百分之百的佛弟子,才是無悔的選擇。
萬年寺監院覺林法師開示,非常感動聆聽大家精彩的分享,我們就是一隻毛毛蟲,歷經磨鍊而蛻變成美麗的蝴蝶。以大師「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信念,加上慈悲願力共建人間淨土。希望大家一起完成大師從小立下的心願,以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如今菲律賓光明大學是佛光山第五所大學,這是大家共同成就的結果。
巴石分會的輔導覺慈法師,鼓勵大家慈善要做,福慧也要修。在疫情仍嚴重期間,除了要打疫苗,心靈的疫苗更加需要打,從身、心的和諧面對挑戰,才能增強抵抗力!最後,覺慈法師以四句偈帶領大家回向,圓滿今天的活動。
最新消息
〔寶島采風〕雨夜花翠影婆娑 綠顏如詩映清波
2025-11-03日中文化藝術季in萬福寺 大阪佛光合唱團演出交流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信仰傳承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600位佛子安頓身心
2025-11-03中區三皈五戒 佛光家庭共植法緣
2025-11-03把握殊勝因緣 從皈依佛法到受持五戒
2025-11-03惠中寺三皈五戒典禮 誓願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5-11-03極樂寺護國祈安修持 百萬大悲咒共祈國泰民安
2025-11-03新馬寺重陽節 170長者找回昔日青春
2025-11-03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 萬年寺頒獎典禮暨作品聯展
2025-11-03
相
關
消
息







